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以舊換新如何以點帶面(人民時評)

王 珂

2025年05月27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消費品以舊換新不僅契合了居民追求品質生活的消費需求,更在供給端開辟出增量空間,實現了“政策杠杆—消費提振—市場擴容”的良性傳導

  

  突破1000萬份,這是去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補貼申請量。

  超1億台,這是去年8月加力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以來消費者累計換新家電數量。

  “五一”假期,僅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就超過7萬份,生動反映了假日消費的火爆。

  這些亮眼的數據印証著,政策加力與領域擴容雙輪驅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正成為撬動內需的重要杠杆,既為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更在經濟發展全局中釋放出乘數效應。

  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是拉動消費、擴大內需的牛鼻子。以舊換新政策猶如一把“金鑰匙”,精准打開了市場增長的新空間。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消費品以舊換新拉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6個百分點,有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8%、33.5%,均明顯快於商品零售額增速,有力支撐市場銷售增長。應該說,消費品以舊換新不僅契合了居民追求品質生活的消費需求,更在供給端開辟出增量空間,實現了“政策杠杆—消費提振—市場擴容”的良性傳導。

  消費“煥新”,也是促進產業鏈升級的大戲。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442.9萬輛和43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3%和46.2%,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2.7%,成為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生動注腳。在家電市場,節能高效產品也成為主流選擇。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找准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合點,有利於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深層價值,還在於暢通資源利用,助力循環經濟發展。上海將再生資源回收設施納入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湖南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去年廢舊家電回收量達750萬台套,同比增長14.3%。去年,全國新增智能化社區廢舊物資回收設施1.1萬余個,全國報廢機動車回收量達到846萬輛、同比增長64%。借助以舊換新,打通資源循環利用的堵點,就能促進形成“生產—消費—回收—再利用”的“綠色閉環”,持續壯大綠色循環經濟。

  以舊換新的便利程度,關乎政策效果。持續優化以舊換新流程,發展“互聯網+二手”等新模式,才能讓以舊換新的鏈條更短、成本更低、體驗更優。比如,江蘇消費品以舊換新平台開通10個家電購新補貼資格申領渠道,並實現全渠道支付,讓消費者充分享受便捷高效的換新體驗。從當下看長遠,在以舊換新政策落實中,進一步找差距、補短板,創造更多擴大內需的新場景,方能激發投資消費的更大潛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7日 05 版)

(責編:唐宋、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