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戴楷然
2025年10月01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信件發出后沒幾天,我便得知習近平主席復信的消息。我深感榮幸,也深受鼓舞。”年逾七旬的南非前資深外交官、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名譽教授赫特·格羅布勒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24年3月,中非智庫論壇第十三屆會議在坦桑尼亞舉行。會上,與會學者熱烈討論即將於當年9月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格羅布勒建議聯名致信習近平主席,感謝習近平主席為促進非中人文交流以及非中友好作出的卓越貢獻。
格羅布勒回憶道:“信件由我牽頭,會同來自非洲50個國家的63名學者聯名書寫。我們在信中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高度贊賞中非合作論壇歷史性成就,期待新一屆論壇峰會為構建非中命運共同體、共建‘全球南方’現代化書寫新篇章。”
“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復信,我第一時間認真閱讀。”格羅布勒說,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強調,中國和非洲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這體現出中國對非中關系更加壯麗前景的美好期許和堅定承諾,為非中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賡續傳統友誼提供了指引。”格羅布勒說。
在中非智庫論壇第十三屆會議上,中非近百名學者達成“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就當前世界面臨的風險挑戰發出中非聲音。作為該共識的核心起草人之一,格羅布勒清晰記得,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對非中學者的勉勵——“期待你們在‘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基礎上,加大對‘全球南方’國家發展道路、中非和南南合作的研究探索,繼續為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維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是誕生於全球南方的國際共識,表達了全球南方的共同心聲。”格羅布勒表示,近年來,非洲和中國的學者、智庫交流日益頻密。“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深化非中務實合作的民意基礎,將非中合作打造為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為維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持續貢獻智慧和力量。”格羅布勒說。
今年7月,格羅布勒應邀出席在北京舉行的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現場聆聽宣讀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全球文明倡議富有建設性,獲得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和支持。”格羅布勒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倡導文明平等對話和交流,為各國實現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中方堅持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回應國際社會增進文明對話交流的呼聲。格羅布勒表示,世界文明豐富多彩,不能用一種標准衡量,彼此相互理解、深化溝通、求同存異,才能為人類團結應對共同挑戰凝聚共識和力量。
在格羅布勒看來,習近平主席是一位心懷人類前途命運的大國領導人。“當今世界面臨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習近平主席從促進全球發展、守護共同安全、推動交流互鑒、加強全球治理等角度出發,提出四大全球倡議,清晰回答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格羅布勒表示,非洲國家期待與中國共同推動落實四大全球倡議,為人類發展進步注入更多正能量。
格羅布勒曾長期在中國工作,對中國式現代化有著親身感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發展奇跡。”格羅布勒說,從現代化的大都市,到安逸閑適的美麗鄉村,中國式現代化切實增強了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中國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取得的成就,為非洲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鑒。
在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非要攜手推進公正合理、開放共贏、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態友好、和平安全的現代化。“習近平主席的主張富有遠見、內涵豐富,為非中攜手走在現代化進程的前列指明方向。”格羅布勒說,“近年來,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經驗的啟發下,非洲國家積極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路徑,更加重視自立自強,更加堅持自主選擇,更加注重多元化發展。特別是在減貧領域,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貧理念以及中國因地制宜的脫貧經驗,為非洲國家消除貧困、發展振興提供了可以借鑒的中國方案。”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周年。“25年來,中非合作論壇經受住了歲月洗禮,不斷涌現新的活力,推動非中關系實現躍升。”格羅布勒表示,在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非洲和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現代化、教育、人文交流等領域孕育出豐碩成果。“雙方進一步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在現代化道路上攜手同行,將為全球南方和世界現代化進程持續注入動能。”格羅布勒說。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強調,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形勢,中國和非洲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要加強團結合作。”格羅布勒表示,當前全球地緣沖突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挑戰層出不窮,非洲和中國堅定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捍衛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將繼續譜寫全球南方發展振興的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1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