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的信心
本報記者 曲哲涵
2025年10月04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在政府採購中實施本國產品標准及相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什麼要實施這一標准?對內資、外資企業將產生哪些影響?
根據政府採購法,政府採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採購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在政府採購領域,“本國產品”如何界定?《通知》規定:一是在中國境內生產,實現從原材料、組件到產品的屬性改變。二是產品在中國境內生產的組件成本佔比應當達到規定比例。三是對特定產品,在滿足上述條件的基礎上,還須符合由財政部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確定的其關鍵組件、關鍵工序在中國境內生產、完成等要求。
《通知》規定,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同時有本國產品和非本國產品參與競爭的項目,對本國產品報價給予20%的價格扣除,並以扣除后的價格參與評審。
專家表示,在政府採購中實施本國產品政策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通行做法,既能直接調節社會總需求,支撐經濟平穩運行,也可向社會傳遞明確的政策信號,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政府採購法明確規定政府採購應當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但對於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的產品是否屬於“本國產品”,市場和部分地方政府仍存在認識模糊之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的出台正是落實政府採購領域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的重要舉措。
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表示,“期待隨著標准的明確,夯實公平競爭基礎,讓真正投入本土化的外資企業平等參與採購,獲得穩定的發展預期。”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知》實施后的5年內,財政部將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分產品制定各類產品的“本國產品標准”,並依據不同行業發展實際,設置3—5年的過渡期,逐步建立健全標准體系與動態調整機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徐奇淵說:“現在的安排為企業調整在華生產布局和投資決策留出了寶貴時間。”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姜愛華認為,新政策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制度基礎,有助於激發內資企業創新動力,增強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的信心。
“‘本國產品標准’不是設置壁壘,而是打造更高水平的競技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總經濟師佘偉珍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4日 0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