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權力是國家的,不能私用”

2025年10月05日09:02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一身白大褂,平平常常,普普通通,這是我對葉克守第六子——原福建省寧德市中醫院技師葉錫閩的第一印象。談起父親,他難掩激動:“父親雖然去世多年了,我們依然尊敬他、懷念他。”

葉克守(1912—1990年),福建福鼎人,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他戎馬半生,是夜襲上海虹橋機場的勇士之一,也是“沙家浜”36位傷病員中的一員。新中國成立后,他歷任解放軍第10兵團29軍87師參謀長、福建省軍區晉江軍分區司令員、中共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父親不愛說話,平常很少與我們交流。”葉錫閩回憶道。在子女心中,父親葉克守的形象首先是嚴厲,這種嚴厲,源於這位老紅軍對公權力的敬畏。他常告誡子女:“國家給我的待遇你們不能享受。”這句話,成了葉家子女生活的鐵律。

1972年,葉克守任寧德地委書記、軍分區司令員時,適逢寧德行署搬遷。搬家時,家人與機關干部一樣擠公共汽車。1973年,葉錫閩參軍體檢遇波折,復查正常。這對時任司令員的父親而言,或許一句話就能解決,但他選擇了沉默。葉錫閩最終落選,隨后“上山下鄉”到福建省柘榮縣偏遠山區工作多年,返城后成為中醫院一名普通按摩技師。

葉克守唯一的女兒葉安麗,同樣沒有得到任何特殊照顧。她十五歲進入山區軍工廠工作,后來在武夷山偏遠駐地當兵。她也曾向父親求助調動,得到的回答斬釘截鐵:“權力是國家的,不能私用。”葉安麗在駐地成家,多年后轉業,服從組織安排到銀行工作直至退休。

葉克守的生活極其簡朴。警衛員雷繼紅回憶:“葉司令幾十年一身軍裝沒變過。孩子的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縫縫補補給老三,一直傳到最小。”福鼎老家鄉親葉思炳記得,1982年葉司令帶子女回村奔喪,“不住縣裡安排的旅社,向鄉親借被子住村裡。沒見過這麼大的官,這麼簡單。”他和妻子沈玉瑛出身貧苦,成為干部后始終保持著農家本色,不重物質享受。沈玉瑛老家被日軍炸毀的房屋,解放幾十年后依然是一層破舊的磚房。

“小時候幾乎看不到父親,他特別忙。”在長子葉錫挺記憶裡,父親很少提及工作或過去的經歷,更不寫回憶錄。退休后才偶爾講些往事,也多是教育子女愛黨愛國、為人民服務。這份責任感伴隨他到生命終點。1990年葉克守彌留之際醒來,看到陪床的葉錫挺,他第一句話竟是:“你怎麼還沒去上班?我沒關系,你不要影響工作。”

葉克守教育子女,身教勝於言傳。“他不用言語管教,而是以榜樣和行為,就像帶兵一樣。”葉錫挺寫道,父親不抽煙喝酒,家中兄弟六人無一沾染。他無長篇家訓,而是以身作則要求子女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葉錫閩坦言:“以前不明白父親為何如此‘絕情’。后來理解了,他是一個公而忘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國家和人民的人。”(陳啟西)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編:彭靜、梁秋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