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各行各業的勞動者——
本報記者 張雪妍
2025年10月06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國慶、中秋假期,無數勞動者堅守崗位、辛勤勞動,用實干踐行責任與擔當。
奮斗者,守護萬家燈火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10月5日,在安徽省淮南市的一家快遞點內,店長范玉強和員工們正在分揀從浙江省台州市運來的鮮魚活蟹。“今年假期的快遞單量翻了一倍。”范玉強擦了擦額頭的汗,笑著說,“想到大家餐桌上的新鮮滋味也有我們的一份力,就覺得這份堅守特別有意義。”而在銅陵市義安區犁橋水鎮,皮影戲、滾燈舞等非遺展演吸引大批游客,景區用電需求激增,銅陵供電公司組建3支應急保電隊伍24小時待命,為景區用電保駕護航。
眼下正是捕撈的好時節,台州市溫嶺市石塘鎮的漁船准備出海。石塘派出所民警周曉偉帶著巡邏隊登上一艘漁船,他叮囑著漁民:“應急燈接觸不良,得抓緊修。”國慶、中秋假期,漁船集中出海,從准備出發到滿載漁獲、平安歸港,人民警察的守護始終在線。
國慶、中秋假期,東部戰區海軍某團任務分隊正在駐艦執行戰備巡邏任務。年輕飛行員黃帥銘(化名)剛結束飛行,就投入技術復盤。前不久,他順利取得某型直升機的參戰資格,“數年幾度列裝新裝備,我們一定苦練精飛,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
國慶、中秋假期,萬家團圓、燈火璀璨,這幸福光景的背后,無數平凡奮斗者在默默守護。
創新者,點亮科技之光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
“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國家重大工程葉巴灘水電站迎來關鍵節點——首批壩段澆筑到頂。葉巴灘水電站地處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與西藏昌都市貢覺縣交界處的金沙江上游,工程建設面臨高海拔、高溫差、高邊坡、高拱壩、高地應力及高原寒冷等技術挑戰。
華電金上葉巴灘分公司總工程師夏勇帶領團隊創新工作方法,構建了“施工—保溫—養護”一體化的綜合防控體系,開發大壩混凝土澆筑、溫控和灌漿全流程智慧管控系統,實現了高海拔地區特高拱壩智能建設。國慶、中秋假期,他堅守在工程一線,持續優化組織施工,全程把控混凝土的澆筑密實度、溫度與強度。看著水電站一天天“成長”,夏勇很是感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需要我們做好每一處細節。”
與此同時,世界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天山勝利隧道施工也進入沖刺階段,300余名建設者正努力奮戰。中國交建烏尉高速六標段項目總工程師毛錦波帶領工人們有序推進隧道裝飾、棚洞及附屬工程施工。
天山勝利隧道全長22.13公裡,如果採用傳統鑽爆法施工,至少需要72個月有效施工期。為此,項目首創“中導洞TBM+主洞鑽爆法”長隧短打新方案,將有效施工期縮短20個月。“現在距離項目通車的目標越來越近了。”毛錦波難掩興奮。
幾千公裡之外的湖南,湖南省新型熱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胡祥龍與團隊在實驗室裡,正攻關超大型化學氣相沉積裝備。該裝備是航空航天關鍵構件制備的核心裝備,其尖端技術曾被少數西方企業壟斷。
“科技工作者的價值,很重要的就在於為國家戰略需求服務。”胡祥龍話語堅定,“創新沒有終點,只要國家需要,我們永遠在路上。”
追夢者,照亮未來之路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遵義縣(現為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考察,對該村把扶貧開發與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的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的做法表示肯定。
如今,青山蒼翠,沃野飄香。“食材備得咋樣?”“得新鮮,一定要讓游客吃得安心。”國慶、中秋假期,花茂村村委會主任彭龍芬正在走訪村裡的農家樂、民宿等,“群眾過節,我們要堅守崗位,腳踏實地,帶著老百姓干,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10年來,花茂村朝著好日子拼命干、使勁奔,推動農文旅一體化發展,人均年收入實現翻番,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仰望星空,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
晚上8點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科研人員劉銘結束了值班,另一名同事接替他繼續工作。劉銘所在團隊主要從事中國空間站飛控技術支持工作,又被稱為“天宮”的“大管家”。這個假期,劉銘和團隊同事24小時輪流值守,密切關注著空間站組合體在太空中的“一舉一動”。
“讓中國空間站更加安全可靠,確保航天員在天上正常工作、生活,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劉銘說。飛控技術支持團隊正在持續加強地面支持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更加精准、高效地開展空間站運行管理工作,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新能源汽車的配套服務更加完善。
在浙江杭甬高速余姚服務區,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客戶經理陳爾東引導著新能源汽車有序充電。“越是車流高峰,越要確保設備‘零故障’,讓大家安心、放心充電。”陳爾東說。這個假期,他和同事們輪流值守在高速服務區,維持現場秩序,檢查維護充電樁,為新能源車主提供便捷高效的充電服務。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勠力同心。奮斗者、創新者、追夢者——千千萬萬平凡的“我們”,以堅守詮釋熱愛,用奉獻書寫不凡,點點微光匯聚在一起,共同照亮這個時代最動人的璀璨圖景。
(本報記者徐靖、李俊杰、竇皓、任彤彤、鮮敢、韓鑫、楊迅、蘇濱、劉詩瑤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6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