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抗日烽火守望盧溝橋畔

2025年10月07日08:47    來源:北京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畔的一聲槍響刺破了華北的沉寂,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中國軍民挺起不屈的脊梁,前赴后繼、勠力同心,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88年過去,苦難的民族在槍林彈雨中迎來涅槃重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烽火再現、盧溝曉月的古典詩意、宛平古城的祥和煙火、長辛店街區的國潮新風、二七廠1897科創城的未來動能……一幅幅壯麗長卷彼此串聯、交織,在這片曾經飽經苦難的土地上燦爛地鋪展開來。 

《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每日到訪觀眾絡繹不絕。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參觀者在抗戰館聆聽抗戰歌曲,重溫抗戰歷史。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本報記者 劉平攝

游客在盧溝橋游覽。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宛平城城牆上日軍彈坑。 本報記者 劉平攝

長辛店國潮街。 本報記者 劉平攝

抗戰館

抗戰歷史貫通呈現

盧溝橋畔,重新開放的抗戰館人流如織。《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吸引四面八方的觀眾到此參觀。1525張照片、3237件文物全景式地呈現了中國人民14年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詮釋著“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展覽主題。

展覽創新了文物選取方式和展陳形式,除巧妙運用大型文物、雕塑、油畫豐富展覽內容外,也積極配合有關場景進行文物的選擇和運用。其中,既有場景式文物陳列,如地道戰景觀處展出的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的鎬﹔又有矩陣式文物陳列,如多種版本的《論持久戰》﹔也有圍繞重點、亮點文物量身定制的高標准展櫃、展台、挂龕等展示道具,展示文物細節和歷史信息。

象征14年抗戰和8年全面抗戰的數字符號,轉化為進入一二級平台的台階數量﹔國旗旗杆高度9.3米,紀念9月3日抗戰勝利﹔序廳頂棚,4000顆星星閃爍,象征著四萬萬同胞萬眾一心……蘊藏在建筑物尺度裡的隱喻,使改擴建后的空間成為“可行走的抗戰紀念符號體系”。

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每一位走進這裡的參觀者,都收獲著別樣的精神力量,不約而同地萌發出“吾輩自強”的堅定信念。

盧溝橋宛平城

勝利之光照耀古今

前不久,800多年的盧溝橋被點亮——入口至橋頭區域的地面燈光緩緩暈染開來,悠遠的琴簫之聲和著永定河潺潺的水流聲,瞬間將人們帶入歷史的靜謐氛圍。

作為2025“盧溝曉月”國慶中秋系列文化活動的開篇,這場以“勝利之光”為主題的儀式,以“古今對話·新城望舊月”“鐵血忠魂·烽火盧溝”兩個章節,通過情景演繹與光影藝術相融合,充分展現盧溝橋的煥新光彩。

盧溝橋以東,同樣煥然一新的宛平古城成為深受年輕人歡迎的新的打卡地。在這裡,歷史有了新式表達:致偉大勝利-時光留聲亭內,游客“跨越時空”,與抗日英雄對話﹔宛平城西門內的小城會客廳,“烽火盧溝 硬氣鑄魂”豐台抗戰專題展再現了豐台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義利面包店彌漫的香氣中,店員將創始人倪家璽加入滬江童子軍參加抗戰支前工作的故事娓娓道來……

國慶中秋假期,“中秋文化節”在盧溝橋、宛平城亮相。投影大秀、宛平吉市、沉浸式巡游及民俗演出……豐富的活動帶領人們感受盧溝橋與宛平城的歷史脈絡和新生活力。

北倚宛平城牆,西臨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內,38尊柱形雕塑靜靜矗立。“一尊一碼”的智慧導覽模式讓雕塑背后的故事代代相傳。

一橋、一城、一園,銘刻苦難,見証發展。

長辛店

千年古鎮煥發新生

一座盧溝橋,橫跨永定河,一頭連著宛平城,一頭連著長辛店。

作為進出北京西南的門戶,長辛店地區見証了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規模最大、最有影響的罷工。這裡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開展革命活動的地方,也是早期革命知識分子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思想陣地和實踐場所,孕育了早期共產主義組織,被譽為“北方的紅星”。

二七機車廠近代建筑遺存便為長辛店二七大罷工舊址之一。如今,一座現代化的二七廠1897科創城拔地而起。行走在其中,隻見中央大草坪四周散落著幾棟歐式建筑,山牆上獨特的三角山花和圓形通風窗別具一格。利用廢舊器械、工具布置的景觀,讓其告別了工業生產時的舊模樣,成為一個嶄新的城市生活空間。

烽火連天的歲月裡,長辛店的抗爭也從未停歇。盧溝橋事變后,為了支援二十九路軍對日作戰,這裡的民眾幫助戰士挖戰壕、抬擔架、運送彈藥和物資。硝煙散去,經過城市更新行動,見証軍民一心的長辛店老街巷,現在華麗轉身為長辛店國潮時尚街區。

中國潮、國際范、煙火氣——沿街而行,具有懷舊風格的長辛百貨,與依文國潮時尚藝術中心、依文大師工坊等新潮店鋪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時空對話。一座“可觸摸、有溫度、能扎根”的文化消費新地標正悄然崛起。

長辛正當紅。長假期間,國潮漢服巡游、民族音樂會、京味兒脫口秀等在這裡接連上演,長辛店正以包容的姿態書寫著新舊共榮的生動篇章。(本報記者 牛偉坤)

(責編:王珂園、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